当前位置:首页 > 培养方案

2021级财务管理(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3-12-20浏览:次 来源:248cc永利集团

一、专业简介

财务管理专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对新型财务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现拥有高水平的团队队伍和学科基础,其中重庆市会计领军人才2人,硕士以上学位占比高达9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50%以上。教学条件完善,多媒体教室普及,图书资料丰富,教学实验设备精良,能有效支持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本专业毕业生能承担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与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审计等工作。

专业代码: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基本学制:2           学习年限:2-4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财务管理理论基础扎实和财务专业技能熟练,熟悉通用会计准则,具有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并能适应现代化企业需要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复合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培养目标如下:

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使员工在财务、会计及审计国家认证资格考试中具备较强竞争力;

3.具备财务软件应用、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会计核算和审计监督的能力;

4.能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与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毕业5-10年后能够胜任企业的财务经理岗位工作。

(二)毕业要求

1.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遵守职业规范的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行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行业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2:熟练应用财务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用于解决复杂问题。

指标点2-1:[专业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必要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背景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指标点2-2:[专业核心知识]熟悉经济法、税法等国家财经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了解会计理论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资产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等能力;了解国内外财务管理理论前沿,具有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能力;掌握现代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审计操作技能,具有从事审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指标点2-3:[专业技能知识]熟练使用EXCEL等办公软件和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从事财务管理业务工作,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

毕业要求3: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学分:75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33学分

3.学位授予条件

员工须修读完本专业全部课程,达到《永利集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条件,方可获得相应学位。

三、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关联矩阵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关联矩阵(以“●”在相应部位标识)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毕业要求1

 ●



 ●

毕业要求2


 ●

 ●

 ●

毕业要求3


 ●

 ●

 ●

 四、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结构简表

主要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会计

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

会计实务知识

财经法规知识

财务软件知识

核算与监督能力

财务软件应用能力

会计学原理

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财务分析

财务管理

审计学原理

金融学

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

财务信息管理

资金运营管理

成本管理知识

资金管理知识

财务分析知识

成本管控能力

财务分析能力

财务决策能力

审计

审计鉴证

审计监督

外部审计知识

内部审计知识

鉴证与咨询能力

检查与稽核能力

 

五、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学位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经济法、税法、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纳税实务、审计学原理、高级财务管理。

六、职业资格证书、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员工考取1门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员工可考取会计、审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学科竞赛:组织选拔员工参加全国企业价值创造大赛、全国财务决策大赛、全国老员工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全国老员工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员工参加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

Copyright ©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 渝ICP备05001037号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